為進一步推動南安市融媒體中心建設,加強鄉鎮融媒體工作交流學習,不斷提高鄉鎮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不斷提升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市文明程度,8月21日,南安市新媒體工作座談會暨兩中心揭牌(授牌)儀式在梅山鎮舉辦。
梅山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揭牌儀式在南安市李成智公眾圖書館舉行,南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忠溪,宣傳部部務會成員黃龍鳳,梅山鎮人大主席黃熊墅,黨委宣傳委員莊文靜,李成智公眾圖書館全體成員代表,梅山鎮文明實踐所七支志愿服務隊成員、各村(社區)黨組織負責人參加儀式。
梅山鎮黨委宣傳委員莊文靜作實踐所簡介。 今年以來,梅山鎮充分發揮作為泉州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試點的契機,以全鎮為整體,以鎮、村(居、社區)兩級為單元,建設“1+1+7+N”文明實踐體系,成立了華僑精神傳承志愿服務隊、軍地雙擁志愿服務隊、教育志愿服務隊、文化志愿服務隊、科技與科普志愿服務隊、健身體育志愿服務隊和鄉風文明志愿服務隊七支服務隊,服務隊由鎮村干部、各村群團組織成員等組成,涵蓋各種年齡層,涌現出以I-心公社等為代表的一批志愿者團隊。 目前,全鎮20個村居均已設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結合重點工作和各村特色開展志愿服務,比如結合防疫工作開展防疫服務,并自制《防疫須知》微視頻廣泛傳播;結合文明就餐倡議,自導自演自拍自制《文明公筷》宣傳視頻,登上《學習強國》;結合扶貧工作,組織服務隊幫助貧困戶收花生、賣鴨蛋;結合鄉風文明,開展“最美庭院”評選等;在格內村開設南安市首個志愿者積分超市:“蘭姐積分超市”,引領全鎮“小積分、大服務”等等。此外,還充分整合芙蓉李氏家風家訓教育基地、埔仔村民俗館等多個站點,打造一個中心、多個分中心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平臺,延伸實踐所服務。
南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忠溪與梅山鎮人大主席黃熊墅共同為梅山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揭牌。
南安市新媒體工作座談會暨南安市融媒體中心梅山記者站授牌儀式
南安市新媒體工作座談會暨南安市融媒體中心梅山記者站授牌儀式在梅山鎮政府舉行,南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吳忠溪,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網信辦主任、市政府新聞辦主任潘高鵬,市委宣傳部部務會議成員、市融媒體中心主任、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黃東賓,市直有關單位分管領導,各鄉鎮(街道、開發區)新媒體分管領導以及市域內主要自媒體負責人、新階聯代表人士等出席會議。會議由潘高鵬主持。
南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忠溪為南安市融媒體中心梅山記者站授牌。
“今日石井”“銀羅新象”“今日梅山”“南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溪美街”等公眾號代表以PPT形式作經驗交流發言。
會上,與會人員還就新媒體發展現狀及自身發展和今后如何充分發揮各自平臺優勢,講好南安故事,推介好南安精神等進行了交流探討。
南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忠溪發表講話 吳忠溪用“定位”“原則”“手段”三個關鍵詞就新形勢下做好新媒體工作提出意見: 一要打造學習宣傳新平臺。 二要打造對外宣傳新平臺。 三要打造服務民生新平臺。
一要堅持正確政治導向。新媒體作為宣傳工作的新平臺、新載體,要始終堅守黨和人民喉舌的性質定位,認真貫徹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不動搖,堅持正確輿論導向,促進網絡文明健康發展。 二要建立健全完善制度。建立健全平臺管理制度和信息發布制度,堅持分級分類審核、先審后發,嚴格落實“三審制”制度。
堅持內容為王、移動為先、特色為重、爆款為輔,在日常的管理運營過程中,應避免內容同質化、單一化現象,立足于本地區域優勢,深入挖掘各地獨特的產業、歷史、文化、民俗、旅游等優勢,樹立精品意識、品牌意識,努力突出特色欄目、打造品牌賬號。 最后,他從加強領導、嚴守底線、綜合治理、形成合力四方面提出嚴格要求。
轉載聲明:本文轉載自「今日南安」,搜索「jrnanan」即可關注,[ 閱讀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