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石井論壇”,“星標或置頂公眾號” 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送達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在使用網絡購物
日前,南安市英都鎮一位28歲寶媽就因貪圖2000元“理賠費”,輕信假“客服”電話,不但理賠的錢沒兌現,還被騙了156930元,其中還有20000元是網貸來的。 洪女士今年28歲,家住南安市英都鎮。8月27日14時許,洪女士接到一通陌生來電,對方自稱是支付寶理賠平臺“客服”,“客服”告訴洪女士,她今年3月份在天貓買的奶粉有質量問題,可以申請2000元的理賠費。 3月份的時候,洪女士確實在天貓上買了奶粉,對方說出了洪女士的姓名,也知道她的電話號碼,洪女士就沒多想,相信對方就是平臺的客服。雖然她知道自己買的奶粉質量沒有問題,但一聽對方說有理賠費…… 洪女士心動了,添加了對方為QQ好友,對方又給她發來一張營業執照,證明自己的“身份”,這更讓洪女士深信不疑。 △騙子發來假營業執照讓受害人放松警惕
洪女士掃描了對方發來的二維碼,按要求填寫了自己的姓名、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等信息后,對方通過語言通話提供了一個銀行卡號,要洪女士轉入49999元!皩Ψ秸f錢轉過去就能得到理賠,還說這5萬也會馬上退還給我!焙榕空f,對方稱這是公司規定的,她便照做了。 在洪女士以為已經完成操作,可以獲得理賠時,對方卻說,由于她操作超時,無法退款,要再轉4999元進行認證。為了盡快拿到“理賠費”,洪女士便再將錢轉出了。 等了許久,“理賠費”仍未兌現,洪女士再次聯系“客服”。對方依然聲稱洪女士操作有問題,認證不成功,要她將銀行卡的錢都轉到微信,通過微信進行操作。
在對方的一再催促下,洪女士將錢轉到微信,并使用對方提供的賬號,登錄了京東商城APP,分多次購買了總價值為70000元的沃爾瑪GIFT卡。
眼見洪女士一步步落入圈套中,騙子再出花招,讓她通過拼多多APP、百度糯米APP購買了總價值11932元的Q幣,充值到指定的QQ賬號上。
“我當時也沒意識到,為什么理賠還要購買禮物卡和Q幣!焙榕空f,對方又一直催,她腦子懵懵的就都買了。 “后來我沒錢了,對方要我從網貸平臺上貸20000元,轉到他提供的銀行卡上!焙榕空f,對方告訴她,這是最后一步了,做完就能拿到“理賠費”,之前的錢也能退給她,否則,之前轉出的和花費的錢就都白花了。
洪女士信以為真,從58同城APP上借貸了20000元轉給對方。令洪女士沒想到的是,錢轉出去后,對方卻只給她發了一張“支付寶回單”,后面都沒再回復她的信息。 △詐騙得手,騙子消失
就這樣,在騙子一步一步的誘騙下,洪女士先后向對方轉賬3次,為對方網購5次,總共被騙了156930元。
發現上當受騙后,洪女士立馬向南安市公安局英都派出所報案。對于自己“貪小便宜吃大虧”,洪女士表示非常后悔。目前,警方已立案偵查。 不法分子通過非法途徑獲得受害人的個人和購物信息,冒充電商平臺官方客服,致電受害人,以商品質量問題等為由,主動要求對受害人進行理賠,騙取受害人信任,并進一步用公司流程、認證需要等套路,一步步誘使受害人轉賬或者從網貸平臺中貸款給對方。
警方提醒,謹防網購退款、理賠詐騙,牢記以下幾點:
1.辦理退款或理賠時,要在正規電商平臺,按規范操作,若接到所謂的退款或理賠電話時,要第一時間通過官方渠道進行核實。
2.退款或理賠在電商平臺上都有其一定的流程,整個流程也應該在該平臺上進行,若“客服”要求你下載其他APP進行操作,切勿相信。
3.理賠退款并不需要你先轉賬給對方,有這種要求的一定是詐騙。不要輕易點擊陌生人發來的退款或理賠鏈接、二維碼,不要隨意在網站上輸入個人信息及銀行卡信息、驗證碼等。
4.一旦受騙后,應在第一時間報警,便于警方盡快幫助挽回損失。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石井論壇APP轉載聲明:本文轉載自「石井論壇」,搜索「ishijingluntan」即可關注,[ 閱讀原文]。 |